村情简介:东大桥村,曾用名四顷地,有704户,2400人,耕地2630亩。东至小东庄村,西至穆家台村,南至中营村,北至向阳村。
村名的由来
20世纪以前,东大桥村所在的地区还未得到开发,放眼望去,荒草丛生,无人居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军队节节败退,最终两圣西狩,京师易手,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军依托大沽炮台曾四次与外来侵略者进行殊死抗争,大沽炮台俨然成为中国人民抵抗精神的一种象征。出于军事目的及打击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的考量,列强要求清政府必须自毁长城——裁撤大沽炮台。清政府为了解决这些被裁撤炮台守军的生计问题,就让他们到东大桥所在位置开挖河道,开荒屯垦。这些士兵夜以继日,最终挖出一条南北走向的连接海河的河道,被称为东河,其中一些人沿河岸修建房屋定居下来。
民国成立后,大军阀曹锟在此地购地四顷,招佃耕种。曹锟曾贵为中华民国大总统,且是直系军阀首脑,黑白两道的人物均不敢招惹他,这里作为曹大帅的田产渐渐为外人所知晓,并被人们称为四顷地。后来,一些外地人迁居到这里,在两岸沿河而居,渐渐地形成一个小村落。为解决往来东河两岸交通不便的问题,村民们集资在东河上修建了一座小桥,叫作东河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们觉得村庄的名字“四顷地”还是旧社会时所起,不能够代表新社会的新气象,因为当时村民们多集中居住在东河桥附近,就把村庄的名字改为东大桥,沿用至今。
注:1996年版《东丽区志》载,东大桥村为清朝末年建村。
讲述人:孙玉岐,69岁
曹景艳,64岁
刘树才,64岁
整理人:郝 爽
四顷地天主堂
自清同治年间在天津县东部靠近宁河县军粮城以西开辟排地后,至光绪年间,排地人口越来越多。天津县为治理方便,以京山铁路与中河为界,将排地划分为四段:中河以东,铁路以南为一段;铁路以北为二段;中河以西,铁路北为三段;铁路以南为四段。各段均设负责人,管理本段各村的一切行政事务。其中,排地二段仅有千余人,却有仁慈庄(今向阳村)、四顷地和新德庄(今大新庄)三座教堂。
排地二段的范围为:南临京山铁路,西濒中河,东与时属宁河县的军粮城管界毗连,北与今属华明街道管辖的贯庄、赵庄子接壤。辖四顷地、穆家台(与以下各村均属今金桥街道)、南窑(今双合村)、郭家台、刘家房台(今流芳台村)、刘家官房(今三合庄)、仁慈庄(今向阳村)、新德庄(今大新庄村)和北窑(今属大新庄)9个村。
1918年仁慈庄建天主教堂后,附近各村教徒渐多,仁慈庄教堂容纳不下,天主教天津教区于1919年春,在四顷地增建了8间平房作为教堂。
四顷地教堂位于四顷地村东河东岸,大桥以北,今东大桥村委会路西,边姓村民房南,其地址原是家住四顷地任排地负责人的李富栋(在原籍宝坻就是天主教徒)献出的自己一亩多旱涝保收的河滩地。教堂盖了比住户房屋高大许多的4间南房和4间北房,都是青砖做碱、青瓦扣顶的,所谓“穿鞋戴帽”的房屋。北房西头单间为神甫更衣室,另3间通了的为教堂,内中祭台、跪凳、圣像等一应俱全;南屋西头单间为教师宿舍兼办公室,另3间通着,为教堂附设的小学教室。院落大门朝东,面向南北大道。门楼上悬挂着教堂的钟。
四顷地教堂的一切宗教活动由仁慈庄教堂或天津西开教堂的神甫来主持,始终未设本堂神甫。天主教堂按规定有严格的等级之分,规模较小而无本堂神甫的教堂理应叫“公所”。但是,汉人中天主教徒祖先多信仰佛教,佛教徒无论大庙、小庙都叫庙,所以排地人不分大教堂、小公所,都叫作“教堂”或“天主堂”。
天主教中管理教堂和教徒们日常事务工作的人称为“会长”,一般是教徒中有一定地位或财势的人。四顷地天主教的首任会长理所当然地是由李富栋担任。后继者为吴凤春、张振海、张学发等。
四顷地教堂留给人们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20世纪40年代初,教堂附设的小学来了位林树铭老师,他是山西人,也是个天主教徒,师范毕业,多才多艺。他一个人教大复式班,教一至四年级的国语、算术、体育、音乐、美术、手工劳作等一切课程。
民国31年(1942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恰逢耶稣复活节,林老师应仁慈庄天主堂神甫苏鸿勋之邀,带领学生去仁慈庄天主堂过大瞻礼。他临时作词谱曲创作了一首歌,教学生们演唱。唱词的曲调令当时在上小学,至2008年已白发苍苍、儿孙满堂的77岁的杨靖岩记忆犹新。他动情地唱道:“二月二十,民国三十一,庆贺耶稣复活大瞻礼。我等小学生,来自四顷地。全体拜贺,首先脱帽,举行三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跪求神甫降福我众愚。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勒路亚,阿勒路亚,及神圣之名。”
歌词中的“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意为凭借圣父、圣子及圣神的名义。因是凭借,父为圣父,子为圣子。天主教以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为一体。
“阿勒路亚”,源于希伯来文,系拉丁文的译音。此处可译为“祝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翻身的农民不愿意再叫与地主有关的旧村名【注】,1950年民主建政时更名为东大桥村。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1952年以后,小学翻新,建立了30多年的教堂才彻底在东大桥村不复存在了。
注:今东大桥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叫四顷地,原是天津市八大家之一的穆家于清光绪年间在排地二段买了几百亩地,招佃户耕种;建立了穆家台后,又在穆家台以东、东河以西买了四顷地,招佃耕种。佃户们沿东河两岸而居,渐渐形成村落,于是称该村为“四顷地”。1924年,曹锟被冯玉祥从大总统宝座上赶下台后,在天津东郊置地敛财,在早已置下的曹家老圈(今称老圈,属新立街道管辖)西北和曹家圈(今属四合庄)东北,又从穆家手中买下了四顷地,于是该村的一部分人又成了曹家的佃户。因此,四顷地的村名与地主有关。
撰稿人:傅鸣山,83岁
革命烈士孙从德
孙从德(1927年12月—1951年)出生于东大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全家依靠父亲为地主耕地做工为生,平日里勉强能够维持生计,遇到水旱灾荒,庄稼歉收就得饿肚子,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在孙从德的少年时代,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各派系为一己私利明争暗斗,最后更是在中原大战中刀兵相见,杀得你死我活;国外奉行军国主义的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相继挑起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等一系列争端,步步紧逼,最终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内忧外患的国情使得孙从德没有享受过孩童时期本该有的无忧无虑,却从小切身感受到了浓烈的家国危亡气息。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的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孙从德这时也长成一个身强体壮的大小伙子,他同其他人一样,期望着以后能够过上太平日子,种上几亩地,过两年再讨个媳妇,赡养已经逐渐衰老的父母。
可国民党早已决定要独霸政权,要消灭抗战时期迅速壮大的人民武装,内战的爆发已不可避免。就这样,还没享受几天安稳日子的孙从德和村民们再次被卷入了战争的漩涡,这时,已经长大的孙从德已经学会去思考孰是孰非。他通过观察,发现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同国民党部队相比,虽然衣服破旧,装备参差不齐,但总是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精神面貌比后者好得多,同老百姓的关系也更为和睦。随着共产党在战场上的不断胜利,孙从德也听到越来越多从解放区传来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消息,这更加坚定他对共产党、解放军的向往。最终,在解放军大部队到来后,孙从德毅然决然地扔下锄头,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参军之后,孙从德随部队南下,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由于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孙从德很快成为连队里的模范人物,并被提拔为班长。之后,他作为班里的核心,在战斗中带领大家英勇杀敌,在生活中关心照顾战友,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在历次战斗中都像一把尖刀撕裂敌人的防线,立下赫赫战功。
朝鲜战争爆发后,战火不久烧到中国边境,狂妄的美国人一旦饮马鸭绿江,将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带来巨大威胁。孙从德所在的部队很快被调往东北边防前线,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军歌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之下,志愿军的补给供应十分困难,在朝鲜半岛极端严寒的冬季里,孙从德和他的战友们只能一把炒面一把雪来充饥。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依然顽强作战,凭借血肉之躯把敌人的钢铁军队一步步击退到三八线上。在战斗间隙,难得的短暂休息时间,孙从德还积极配合指导员的工作,鼓舞班里战士们的士气,增强大家必胜的信念。
1951年4月,第四次战役期间,孙从德奉命带领全班坚守一处高地,阻挡敌军进攻,为大部队反击争取时间。敌人依靠优势装备,向志愿军阵地倾泻弹雨,孙从德和战士们在炮火袭来时躲入掩体,待敌人步兵冲击时再进入坑道顽强阻击,就这样他们依靠简陋的轻武器将敌人牢牢地拖在阵地前面,不能前进一步,胜利地完成了拦阻敌人数小时的任务。
正当他们完成任务实行转移的时候,一颗流弹击中了为全班殿后的孙从德,虽然战士们拼死将班长抬出了战区,可是却终究没能挽回他年仅24岁的生命。孙从德和无数战友一样,永远地长眠在他们奋战过的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讲述人:孙玉岐,69岁
曹景艳,64岁
刘树才,64岁
整理人:胡民东
德艺双馨的中医伊永禄
村里能人异士不少,其中有位德艺双馨的中医,名叫伊永禄(生卒年月不详)。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却丝毫没有纨绔子弟的样子,从小就同情贫苦百姓的悲惨境遇,特别是被疾病折磨的可怜人。于是,很小的时候,他便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凭借着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伊永禄顺利地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白大褂。
伊永禄毕业后先在唐山行医,后来调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任急症部副部长。作为一名中医,伊永禄在“望闻问切”方面深有造诣,也凭借着这项技能成功地医治好许多病患。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带着父亲来问诊。伊永禄在给其父看完病后,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年轻人,说道:“小伙子,我看你的气色好像不太正常,趁着现在在医院去检查一下吧。”年轻人不以为然,心想医生总爱小题大做,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好多增加点收入。便开口答道:“大夫,我这身体挺棒的,能有什么病。”说罢,扶着父亲就要离开。伊永禄只好叮嘱道:“下次最好亲自陪你父亲过来复诊。”
过了十多天,年轻人不仅陪父亲复诊,也给自己挂了号。来到医生面前,年轻人懊悔道:“伊大夫,还真被您说中了,我最近老是觉得胸闷气短,还整天提不起劲儿来,麻烦您给看看吧!”在一旁的父亲也急得直跺脚,埋怨儿子上次不听医生的建议。伊永禄忙安慰道:“别急别急,我先给他把把脉。”“你们放心,小伙子没什么大碍,只是有点气滞血瘀,拿几剂中药调养一下,平时注意多运动就好了。”伊永禄边写药方边说:“上次你们来时我看小伙子面色发黄,不太正常,看着像是气血失调,你们还不信呢!”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从此之后,伊永禄的名气更大了,许多患者慕名前来。
伊永禄在医院上班时,时常会遇到前来求医的乡亲们,他每次都是热情招待。一天下午伊永禄下班后,走出办公室准备回家时,看到医院门诊大厅门口站着个人,看上去好像东大桥村的一个村民。见到老乡,伊永禄格外高兴,连忙上前打招呼。两人寒暄完毕后,伊永禄得知,原来这位村民是来看病的,但因上午家里有事走不开,所以来得晚了,医生已经下班。而之后几天正是农忙的时候,没空来看病,现在这个村民回也不是,留也不是,正在这儿发愁呢。伊永禄见状道:“这样吧,今晚你就住到我家,别回去了,明天早上咱们赶早挂号,保证让你中午之前赶回家,不会耽误多少农活。”说完,便拉着村民回到自己在市区的家中。
第二天一大早医院刚上班,伊永禄就带着这位村民挂上了号,早早地看完了病。这位村民回村前,伊永禄特意交代,以后要是乡亲们来看病有什么困难的话,可以随时去他家里找他。之后,只要村民们前来找他求助,他和夫人总是非常热情,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乡亲们提供帮助。
伊永禄医术高超,在医学的前沿领域勇于探索。一直以来,关于如何以中医来治疗重症、危症都是中医界的一大难题。经过多年的行医实践,伊永禄提出:毒性药材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付疑难杂症的一大利器,作为医生不能闻毒色变。在保证患者健康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伊永禄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诊治手法,创造性地运用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等毒性药材来治疗心血管与类风湿等疾病,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不仅如此,在培育后生晚辈方面,伊永禄也一直秉持着兢兢业业的态度。1984年,天津中医学院正式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伊永禄医生当仁不让地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之一。
讲述人:孙玉岐,69岁
刘树才,64岁
整理人:陈 金
医者仁心——李景海
东大桥村的李景海(生卒年月不详)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长大后学医。学成后,在河东医院做外科大夫。他待人热情,又医术高明,是患者心目中的名医。关于李景海从医的原因,还要从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说起。
以前的东大桥村,位置比较偏僻,没有直达外面的公路,出行不便。村民们有个头痛脑热、感冒、拉肚子等,只能到十几公里外就医,来回还要花不少车费,对村民来说很不方便。村民为了省事,许多小毛病都拖着,等着身体自愈。
李景海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每次生病都要让父亲背着去看病,即使深更半夜也是如此。因为要步行十多公里,每次都把父亲累得气喘吁吁,那时他趴在父亲背上想,等长大了,一定要当医生,为人们解除病痛。
就这样,中学毕业后,李景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河东医院做外科大夫。李景海医术高超,常常是药到病除,又因年幼时体弱多病的经历,更加了解患者的痛苦,故而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都抱着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从医没多久,李景海就在患者之间小有名气,不少人慕名前来寻医问药。东大桥的乡亲们要是得了病来河东医院找李景海诊治,李景海更是十分热情,经常帮乡亲们在医院里忙前忙后,完全没有一点架子。在诊疗之余,李景海常和来看病的乡亲们拉拉家常,对村民们的健康状况更是格外关心。
一次,李景海趁着周末休息回到东大桥老家。在家的两天时间里,碰到有身体不舒服的村民到李家让他帮忙看看,他总是满口答应。他发现村民们患的大都是些常见的疾病,身体并无大碍,但这些小病处置不当也会留下病根。李景海劝说乡亲们有病要早治,不要拖到酿成重症才开始重视,这样医生也回天乏术。但村民无奈地答道,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因为村里离医院有些距离,来回一趟得费不少时间,再加上地里的农活又多,有时也脱不开身,因此得病后多半会扛着。
李景海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就是因为小时候家乡的医疗条件太差才下定决心学医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现在乡亲们还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医生的职责和对乡亲们的感情,让他觉得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他把每个村民的病症都用小本子记下来,等回到医院后,再根据记录的症状买下不同的药品,并写明注意事项,托家人给村民带回去。
之后,李景海考虑到,自己上次回家时没有什么准备,尚且能帮助几位患病的村民,要是有所准备的话,肯定能帮到更多的人。于是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准备了一些常用药品,趁着下次假期回村时一并带了回去。
和上次相比,来家里诊治的村民更多了。李景海认真询问病情,然后对症下药。由于看病的乡亲络绎不绝,一天下来,李景海的工作量比在医院上班时还要多,家人戏称他的工作时间是五加二。就这样,李景海把假期义诊当成了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要时间允许,他总会回到村里替村民们义务诊治病情。在那个医疗条件不甚发达的年代里,这种义举为不少患病村民带去了福音,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为了让村民了解到更多的医疗卫生健康知识,替群众及时医治一些常见病,李景海还经常会带一些关于医疗卫生健康知识的资料,为村民们普及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
虽然李景海在几年前去世了,但是至今村民们还会怀念这位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讲述人:曹景艳,64岁
刘树才,64岁
整理人:郝 爽
秧歌队和文艺队
在东大桥村,只要一提起村里的秧歌队和文艺队,村民们都满脸自豪,交口称赞,“那可是我们村的一大特色”,“我们的秧歌队跳得可棒啦,到各处比赛还经常拿奖呢”……作为东大桥的两大文艺团体,秧歌队和文艺队给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秧歌队成立至今已经十四五年,参加秧歌队的都是本村村民,最小的30多岁,最大的已经75岁,人员最多的时候达到70余人。
北方的农村秧歌虽然普遍,但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并没有计划要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只有少数几个人自己玩玩。后来,大家觉得平时空闲时间挺多,要么几个人聚在一块打牌,要么自个儿在家里看电视,很少出来运动,既然不少人都会扭秧歌,干脆就把大家集中起来,成立一个秧歌队,这样既丰富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又能够锻炼身体。
说干就干,几个召集人把这个想法向大家公布后,很快组建起一支20多人的小队伍。这些村民平日里就爱扭扭跳跳,苦于没人组织,互相之间也没有联系,听到村里成立秧歌队的消息后,都踊跃报名。
秧歌队成立之初,没有专门的排练场地,在村民家中院子里和公路边的空地上练习。后来,村委会的领导见村民们对秧歌队抱有很高的热情,于是给予大力支持,专门拨款在村中建造了一个活动中心和小广场,秧歌队再也不用四处寻找训练场地了。除此之外,村中每年还给每名队员免费提供一套演出服装。
在村民的热情参与和村集体的大力支持下,东大桥秧歌队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参加的村民越来越多,表演的节目也不断推陈出新,很快成为街道里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东丽区举办的文艺比赛中,村里的秧歌队多次获奖;在一年一度的老袁庄老姆庙庙会和各种企业的开业庆典活动中,总能看见东大桥秧歌队的活跃身影。甚至还有企业老板在表演结束后问这些秧歌队员是市里哪个文艺团的,当得知全部由村民自发组成后连连赞叹,表示以后还要请他们来演出。
2007年,村里一些爱好曲艺的村民见秧歌队办得风风火火,很是不错,便仿照着他们建起了文艺队。文艺队中不仅有本村喜欢乐器、唱歌的村民,还吸引了附近村子的一些村民前来参加。每次排练,他们都要特地赶到东大桥村,虽然有些麻烦,但队员们都是乐在其中。文艺队表演时需要的器具一开始由村民们捐款购置,后来同秧歌队一样,都由村集体无偿供应,更是激发了队员们的热情。
在秧歌队和文艺队这两大文艺团体的引领下,东大桥形成了浓厚的文艺氛围,而秧歌队和文艺队也成为东大桥的两张靓丽名片。
讲述人:孙玉岐,69岁
整理人:胡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