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简介:十三顷村,“文革”时曾更名向阳村。有269户,735人,耕地637亩。东至务本三村,西至小东庄村,南至军粮城发电厂,北至京山铁路。
村名的由来
清朝光绪年间,十三顷所在的地区还是大片的荒地,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后来,渐渐有外乡的农民来到此地,开垦出小片土地种些玉米、高粱,但因为实在荒芜,生活不便,这些人也只是在种植庄稼时到此处搭个临时窝棚居住,秋后收完粮食又返回自己的家乡,并不在此常住。
民国时期,大军阀曹锟见此地资源丰富,且靠近自己老家,将之前人们在这里开垦的土地全部买下来,同时又划入一些荒地,作为自家的产业,招佃户耕种。
曹锟雇用了一个辛姓管家替他管理这块土地,辛管家为人和善,精明能干,收租十分公正,很快招来许多外地农民来此耕种。没过几年,原本荆棘丛生的荒野逐渐被开垦成沃野良田,这些田亩总共有十三顷左右。
由于这块地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曹大帅,所以这些佃户在被别人问及给谁种地时,总会自豪地说:“我们是在曹大帅的十三顷地里耕种!”就这样,这个地方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些佃户们在这里盖起房屋,聚集而居,慢慢形成一个小村落,大家为了互相交流方便,把这个地方称为十三顷。
注:1996年版《东丽区志》载,十三顷村为清朝末年建村。
讲述人:黄凌栋,88岁
黄志贵,66岁
整理人:陈 金
蚂 蚱 庙
大概70多年前,在十三顷村西南方向约四五里地的地方,有一座小庙,里面供奉的既不是土地爷,也不是其他什么神灵,而是专吃庄稼的蚂蚱。这种理应被农民们深恶痛绝的害虫怎么反而被供奉起来了呢?
当时十三顷没有其他产业,村民们主要靠租佃地主家的土地为生,种些水稻、玉米、高粱之类的作物,辛辛苦苦劳作一年,除去上交的地租,留在手里的粮食却没有多少,仅能勉强维持生存,日子过得十分紧张。但即使是这种极低的粮食产量,还得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下才能实现,一旦气候出现异常,往往会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和这些水旱灾害相比,更令人们胆战心惊的是蝗灾。
村民们把蝗虫叫作蚂蚱,这种农业害虫单个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要是成百上千地一起袭来,便会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那个时期村民们靠天吃饭,企盼着风调雨顺多打些庄稼,可事实却是水旱灾害经年不断,交替发生,闹得村民们苦不堪言。
一年秋天,十三顷地区已经有好几个月滴雨未下,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干旱让地里的庄稼奄奄一息,一些有经验的村民更是忧心忡忡,久旱之后必有蝗灾啊。果然没过多久,村民们最为担心的事发生了。难以计数的蝗虫铺天盖地地扑向十三顷,一时间,田地上空像被乌云笼罩住一样,飞起的蝗虫直打人脸,扑扇翅膀的嗡嗡声震耳欲聋。它们落在玉米地里,用不了几分钟就将庄稼叶子吃光,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杆子。
村民们眼看着一年来辛苦耕耘的庄稼就要被这些可恶的蝗虫祸害,心里都是又急又气,纷纷拿上工具,全家老小齐上阵,要从蝗虫嘴里把口粮夺下来。村民们在地里挖些一米见方的土坑,用扫帚将周围地上的蝗虫扫进去,很快土坑里就堆满了一层层的蝗虫,然后再用土把坑埋上。
就治理蝗灾而言,最需要政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去彻底消灭蝗虫——不但有成虫,还有大量的虫卵,但不论是日本侵略军还是伪政府,对于蝗灾治理都是漠不关心,单单依靠村民的力量根本无济于事,越来越多的庄稼地在被蝗虫扫荡后成了寸草不留的荒地。
当时村民们的文化水平有限,见蝗灾这么严重,便聚在一起商量,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得罪了神灵,以至于受到上天的惩罚。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其中一个人说:“我听别人说啊,这些蚂蚱都是由蚂蚱神控制着,蚂蚱神让它的子孙们去吃哪村的庄稼,哪村的庄稼就会遭殃。”旁边一个村民附和道:“我也听过这种说法,咱们村这样打蚂蚱肯定是把蚂蚱神给惹恼了,这才一直留在我们村不走的。”其他几个村民也都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靠自身是赶不走这些蚂蚱的,只有请蚂蚱神高抬贵手,十三顷才能躲过一劫。
最终,大家想出一个办法,由村里几个较富裕的大户集资修一座蚂蚱庙,以此表明村民们向蚂蚱神悔罪的诚意。
蚂蚱庙修在村子西南方的一片空地里,只有一间小房子,空间不大,里面的供桌上摆放着写有蚂蚱神的神位。蚂蚱庙建好后,村民们都赶来向蚂蚱神磕头,祈求蚂蚱神的保佑,让它的子孙们赶快离开十三顷。
可结果却让村民们很失望,蚂蚱们最终还是将村里的庄稼吃光了。因此,村民们很少再来祭拜这所谓的蚂蚱神了,蚂蚱庙渐渐地荒废,土地改革时被拆除。
讲述人:黄凌栋,88岁
整理人:胡民东
前进路上的带头人——黄凌栋
在十三顷村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有位老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老人就是村民口中的老书记——黄凌栋。
黄凌栋(1929年生)曾做过村中的党支部书记,虽然已经退休二十多年,但村民们仍然习惯地称呼他为老书记。黄凌栋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他的父亲年轻时因不堪忍受饥寒交迫的日子,从山东老家来到天津,靠为地主富户种地打工为生,最终选择在十三顷定居下来。直到现在,黄凌栋还总是对别人说,自己算起来还是半个山东人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十三顷村也在上级的组织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无论是日占还是蒋占时期,农民一直都是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现在一跃成了国家的主人,第一次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可是自古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这种可喜的变化让年轻的黄凌栋兴奋不已,他曾经在叔叔的资助下读过一年的私塾,是当时村庄里难得的文化人,所以经常主动地帮土改工作队忙前忙后,测地亩、写标牌,忙得不亦乐乎。
上级见黄凌栋思想进步,又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任命他为村里的民兵副队长。黄凌栋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对这项工作得心应手。他协助队长,紧抓民兵队伍的训练,大家为了不耽误农事,都是利用空闲时间来训练,经常是才放下锄头,随即抓起钢枪到操练场上练习拼刺。没用多久,十三顷民兵大队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民兵队伍。
1953年,区里要在十三顷村召集附近几个村子的负责同志开会,商讨如何执行国家政策,对粮食进行统一收购。为了防止敌特偷听会议内容,提前泄漏消息,造成村民恐慌,组织安排黄凌栋带领民兵在会场附近站岗巡逻。
开会的那天,黄凌栋早早地赶到现场,在会场四周均布置了民兵岗哨,自己在开会期间不间断地来回巡逻,防止一切陌生人接近会场。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才结束,黄凌栋安排民兵轮流在岗哨上执勤,自己却连续干了一整天。任务结束后,有队员问黄凌栋怎么不觉得累,黄凌栋嘿嘿一笑:“只要把上级交给咱的任务顺利完成了,咱这身体这么壮实,一点都不累!”黄凌栋带领民兵队保障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使粮食统购统销的国家政策得以按时实行,再加上他平日里一贯工作积极,踏实肯干,在第二年,党组织决定批准黄凌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十三顷村与附近的小东庄、东大桥、中营三个村子,联合成立“富强之路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于黄凌栋曾带领村民们第一个成立互助组和初级社,且在生产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所以社员一致推选由他担任四村联合成立高级社的社长。
在合作社成立大会上,黄凌栋深感肩上担子的分量,他动情地说:“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也不会说啥,但一定尽我所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过上好日子。”就这样,黄凌栋在村民的期许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他把大家的信任当作鞭策自己勤奋工作的动力,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
在上任之初,黄凌栋便走遍了所有社员的家,询问他们对合作社之后工作的建议,还下到田间地头,了解社里耕地的真实情况。没过多长时间,黄凌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土地改革后,村民们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于是刚开始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但大家的种植方法却很不科学,只是依靠传统的经验在进行劳作,所以逐渐出现粮食产量停滞的现象。于是,他一边把社员组织起来,统一进行劳动生产,一边思索如何对传统的水稻种植方法进行改良。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验,黄凌栋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八字秘诀“水、肥、土、种、密、保、工、管”方法实施,在其他地方普遍水稻亩产量为二三百斤时,合作社当年亩产量达到了四百多斤。看着收入谷仓沉甸甸的粮食,社员们都兴奋地称这八字秘诀为种植水稻的“八字宪法”。“富强之路高级农业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一些原本在合作社成立时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改变了态度,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成为区里的先进生产典型。
同一年,黄凌栋获得“河北省(天津市当时属河北省管辖)农业生产先进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还获得天津市、区的多次表彰。面对这些荣誉,黄凌栋把它们看成是全体社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当有人问及此事,他总是说:“要是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没有大家的勤奋劳动,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好收成!这些荣誉不仅是我个人的,也是我们整个高级社的!”黄凌栋在担任合作社社长的几年里,合作社的粮食产量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十三顷村也摆脱了贫困,成为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村。
20世纪60年代,十三顷成立大队后,黄凌栋当选为大队书记,成为全村的领头人。1965年,黄凌栋作为本区的代表出席了全国农业先进生产者和先进生产单位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的亲切接见。“文化大革命”期间,黄凌栋受到冲击和错误的批判,被免去了所有职务。改革开放后,黄凌栋被恢复名誉和工作,继续带领村子发展前进,直至退休。
讲述人:黄凌栋,88岁
整理人:胡民东
痛定思痛,涅槃重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热潮席卷神州大地,十三顷村也不甘落后,通过集资相继办起水表厂、铸钢厂、矿石粉碎厂等集体企业。企业的员工由本村村民担任,大家齐心协力,每个企业都办得红红火火,村里的集体资产积累得越来越多,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到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市场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充分,但此时的十三顷却遇到了发展瓶颈。原来,村里的集体企业一直都是依靠村民自我管理,虽然生产成本降低了,但是由于村民们文化水平有限,产品不能及时更新换代,造成大量积压,企业出现亏损。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十三顷村渐渐落后。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村民们纷纷建言献策,村领导集体也召开多次会议,商讨对策。村集体见东南沿海地区依靠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考虑借鉴这些经验,对村里的集体企业进行改制,整体承包给私人经营。起初有些村民对这个决定并不认同,他们不放心将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多年的厂子交给别人管理,村领导便一户户耐心地劝说解释。经过不懈的努力,全村最终达成共识。
在东丽区政府的见证下,经过公证处的公正,十三顷村将铸钢厂、水表厂等集体企业进行公开竞标,整体改制成私有企业。改制后,这些企业不仅迅速清偿了所欠款项,还更新了生产设备,紧跟市场需求,生产的产品行销附近省市。到了年终,企业向村中缴纳大量红利,远远超过村中其他收入,村集体的决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之后,村里又整理出大块土地建起标准厂房,租赁给外来的生意人。十三顷村涅槃重生,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讲述人:黄凌栋,88岁
黄志贵,66岁
整理人:胡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