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上去,干部首先要下去。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东丽区万新街道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入手,推行干部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连企业、察实情、解难题、办实事,让亲商、重商的贴心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干部的自觉行动。
这两天,东丽区万新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的赵庆刚又带队走进元欧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就企业提出的办公楼宇网络不畅、数据传输经常中断问题,进行现场办公,他们联系物业后第一时间帮助企业换线路,保证网络畅通无阻。
一年前,元欧融资担保落户东丽区万新街道,从入驻第一天,万新街道就成立服务专班,从经营地点选址,到经营许可办理,全程实施领办、帮办,不到10天时间就实现了入驻经营。一年来,企业不管遇到什么大事小情,街道服务团队总会第一时间提供暖心的帮助。元欧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运营专员马丽娜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我们跟万新街道这边一提,他们会及时给我们解决。”
贴心的服务化解了企业一个个经营难题,让元欧融资担保很快驶上发展快车道,盈利能力节节攀升,年纳税额一跃实现900多万元,运营资金也从开始的5000万元,增资到1.5亿元,短短一年时间,经营规模扩大了3倍。赵庆刚说:“现在我们一周7天得有4个半天待在企业里,现在企业里很多人都认识我,他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也都愿意跟我说,让我们帮着给他们解决。”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万新街道瞄准全街45个大项目开工建设和200多家中小微重点帮扶企业,要求领导干部在一线指挥,机关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让干部深入企业,走进项目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6个企业服务专班应运而生,为了确保干部一线工作法扎实有效,不走过场,街道党工委专门出台了蹲点调研和服务规范,不仅列出了服务“菜单”,还有服务时限,从街道到部门层层建立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档案,让服务全程可视,可循可查,时时倒逼服务进度,并把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拓展经营渠道、搭建产业链条,破解发展难题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企业不脱困,干部不脱勾,成为助企兴街的重要准则,一线工作法使干部的手脚勤了,作风变了,带来的是一批企业不仅迅速成长壮大,还吸引一批成熟的企业慕名而来,入驻万新。
今年10月,经营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中铁建工集团天津分公司落户万新街道京津文化创意产业园,看好的就是这里亲商、重商的服务环境。
不搞锦上添花,只做雪中送炭,面对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今年这个园区在服务自身和服务企业之间又做起了“加减法”,对重点帮扶的企业直接减免6个月租金,合计2000多万元真金白银,让一个个商户收到了一份厚重的服务“大礼包”。
“园区内很多新增客户都是园区内的商户相互之间口碑传来的,而且来的都是优质客户 。”京津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林志国说。
人人都是招商环境,处处都显服务商机。现在的万新街道文创园已经汇聚了100多家企业,其中,近一半是异地搬迁,在万新重新注册,成为助推万新发展新的生力军。
从企业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企业最盼望的事情做起,通过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万新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只有心里装着企业、凡事想着企业,发展依靠企业、一切为了企业,才会在惠企兴街的思想上产生共鸣,在工作上倾全身之力,尽公仆之责,助推万新经济接续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