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经济社会企业投资科技招商人才
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民政社保文艺书画
首 页 东丽要闻 经济新闻 社会新闻 文化新闻 生态文明 今日东丽电子报
热爱东丽热心创卫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栏 >> 热爱东丽热心创卫
 
科普健康·为什么人坐车晕,自己开车却不晕?
来源:东丽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圣喆 日期:2025-05-07

  日常出行,我们都离不开交通工具。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坐车、乘船就眩晕、恶心呢?

  晕车和体内平衡系统有关

  晕车,医学上称为“晕动症”,即人在乘坐车、船等交通工具时,容易产生恶心、头痛、出汗、呕吐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在乘坐长途客车时更严重。人之所以会晕车,与体内保持平衡的三大系统有很大关系——视觉、前庭、本体感觉系统。

  古时候,人们出行主要靠步行、骑马,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人们的生活不过百余年。从演化角度来看,现代人的平衡系统和百万年前石器时代的人类并没有显著差距,而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则给人们的感官、平衡系统带来不小挑战。

  晕车是大脑认为我们中了毒

  正常情况下,人在主动运动时,视觉、前庭、本体感觉系统接收的信息是一致的——处于运动状态。但人在被动运动时,三者接收的信息则不一致。比如,当我们坐在封闭的大巴车内,尤其是靠后位置,视野受限,只能看到车内的环境,视觉和本体感觉系统会认为机体正处于静止状态。

  内耳中的前庭系统有三个重要成员:半规管负责感受旋转运动,椭圆囊负责感受水平直线加速运动,球囊负责感知垂直直线加速运动,它们共同协作,让人保持平衡。

  人在坐车时,如果车体剧烈颠簸,司机急速加油或刹车,三位“前庭大将”受到刺激,就会接收到运动信号,并传输给大脑。此时,大脑会收到不同信息,视觉和本体感觉系统报告“静止”,而前庭系统反馈“正在运动”。

  大脑由于无法确认哪个信息是准确的,就会认为人体“中毒”了,于是立即启动防御机制,诱导产生恶心、呕吐等反应来帮人体“排毒”。

  若车内汽油味、皮革味、香水味、食物味混杂,又没有开窗通风,这些刺激性气味会被嗅细胞全盘接收,经由嗅神经纤维、嗅小球传递给大脑,大脑经过分析解码,将“难闻”“恶心”等信息发送给消化系统,就会加重恶心、呕吐等晕车症状。

  为什么司机不晕车

  不少人发现,坐车时看手机更容易晕车,这是因为视线聚焦在静止的局部,前庭系统在感知运动的同时,视觉系统却没有给大脑发出任何正在运动的信息,从而加重了脑内运动信息冲突,也就更容易诱发大脑做出错误判断,从而晕车。

  同样在车上,司机一般不晕车,是因为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前方视野,身体会有意识地随着刹车、转弯、加速调整,前庭系统感知身体运动,视觉与前庭系统感受一致,自然就不晕了。

  如何减少晕车不适

  了解晕车的发病机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了。荡秋千、滑冰、游泳等运动能加强前庭系统的稳定性,模拟行进的交通工具,给人带来短时间、低程度类似乘车的体验,从而提高晕车者的耐受性。

  另外,在旅途中尽量选择坐在汽车前排、船接近中间的位置,远离飞机机翼位置,能尽量减少颠簸,让视觉、前庭、本体感觉系统对运动状态的判断更接近,进而减少晕动症的发生。

  此外,旅途开始前避免吃得过冷、过热、过饱。旅途中可以开窗通风,看看外面的风景,不要一直低头玩手机或看书。严重晕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上车前10~15钟服用晕车药。

热点新闻
十二届市委第五轮第一批巡视完成进驻
区领导现场调研推动重大项目
东丽区政府召开第77次常务会议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区领导深入重点外资外贸企业走访调研
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分析研究全区一季度经济形势
东丽观察1+N | 老城区,也能绽放新活力
区领导带队赴东丽经开区调研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友情链接:天津市纪检监察网站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央视网 | 中新网 | 中国广播 | 北方网 | 新浪 | 搜狐 | 腾讯 | 网易 | 凤凰网 |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及儿童色情信息举报电话:022-58605185 | 举报邮箱:tjdlzx@163.com
联系我们 电话:022-58605185 电子邮箱:tjdlzx@163.com
天津市东丽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 津ICP备1701017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80019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21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