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堂融合了真实设备与虚拟仿真的特殊实训课在中国民航大学展开。天津滨海机场的灯光工程师们与在校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标志着已持续八年的校企合作,正从技术共享迈向人才共育的新阶段。
课堂上,天津滨海机场灯光工程师们结合自身维护经验进行系统讲解,学生们则通过实操熟悉设备性能与操作流程,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有效加速了人才培养。
学生袁满说:“通过这两年的学习我了解到,机场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环境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我觉得对于我以后的就业以及毕业之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自2017年起,天津滨海机场与中国民航大学便开启了联合创新之路。“目视助航行业模拟仿真培训系统”是双方合作的标志性成果。该系统通过高度还原的机场灯光场景,为学员提供了从理论学习到故障排查的全流程培训环境。从技术交流到联合创新,从课题攻关到平台建设,这段历时八年的校企合作,正为民航灯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着持续动力。
天津滨海机场飞行区部助航灯光分部主任冯嵩说:“我们联合创新以来,联合申请首都机场集团级课题多项,大创项目多项,培养了多名优秀学生,其中比较优秀的学生留校继续担任民航大学老师。”
|